国家电动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简介

来源:本中心   时间:2024-07-29  


       国家电动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于2018年3月经原国家质检总局(现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筹建,2022年11月取得了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并于2023年10月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家组的现场能力验收评审工作,2024年4月正式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为国家级质检中心。

       国家电动机质检中心是集检验、科研、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动机检验检测机构,是我省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电动机检验检测机构。现具备的检验能力涉及195份标准,共3141个参数,覆盖了旋转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专用、高效、变频电动机、特殊电动机、伺服电动机、新能源电动机和超高速电动机。中心积极承担省内外各种电动机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和新产品性能检测工作,为政府产品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面向市场,向技术专业化、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大力开展委托检测、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为电动机行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对优化电动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性指导。中心占地面积33628.21m2,中心实验楼总面积达3356.95m2,检测厂房占地面积达6100.99m2。新增各类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及检验检测仪器513台套,设备资产总值6200万元。固定资产值1.12亿元,中心先后成为了全国旋转电动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微电动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起重冶金和屏蔽电动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小型电动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绝缘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小功率电动机专业委员会委员,并承担了安徽省电动机专业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国家电动机质检中心现有职工24人,硕士生10人,正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4人;从事电动机检验检测人员24人,从事电动机检测与研发相关的科学研究、标准制修订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近年来中心与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达成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共设立13个独立实验室,分别为6MW电动机实验室、315kW电动机实验室、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实验室、永磁同步电动机及控制器实验室、伺服电动机及控制器实验室、超高速电动机、超高速磁悬浮轴承电动机及控制器实验室、绝缘老化实验室、电动机防护等级及机械试验实验室、电动机环境实验室、电动机安全及特性实验室、全国唯一带负载的375kW负载噪声半消音室、EMC电磁兼容实验室、电气防爆实验室。中心先后承担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共14项,其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项目1项,安徽省科技厅重大专项1项,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项目7项,宣城市科技局项目5项。中心积极参与各类标准的制修订,共参与标准制修订30项,其中国家标准7项,国家军用标准1项,行业标准7项,团体标准1项,地方标准14项。以副主编身份发表3部著作;发表13篇论文。《复杂工况下高效异步牵引电动机设计方法与制造技术》获得2020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共获得的国内外专利共5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

       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企业研发和产品质量提升。